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在每个国家里都有经常预报国家即将毁灭的悲观主义者”(《自传》)。他年青时在费城开了一家印刷铺后,就有一位这样的悲观主义者名叫迈克尔的找上门来,说他很为富兰克林惋惜,因为开一家印刷铺很费钱,并且迟早要亏本,因为费城是一个没落的城市,城里的市民已经处于半破产状态,尽管大厦仍在拔地而起,房租仍在上涨,但这都是表面的繁荣,事实上这些正是毁灭的因素。
堀屋太一似乎也是个迈克尔先生似的悲观主义者,20年前他就预测日本经济社会将出现地价暴跌、增长低落等趋势,不幸的是这些预测都一一应验了。1996年8月,他又出版了一本《接下来会成为这样》的新书,向人们描绘了他所看到的21世纪的日本。此书似乎颇为迎合“后泡沫经济”加“世纪末”的国民心态,曾在一个月内5次再版,直至去年底还在畅销书排行榜顶徘徊。
在堀屋太一看来,世纪之交的日本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大失败”一样的打击:金融呆帐将使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落后于新加坡和香港;电子、通信和影像科技将远远落后于欧美;运输成本高将使各国尽量绕道韩国、台湾、香港;投资和投资回报率下降将使制造业更多地抽身海外;政府财政赤字年年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公共建设却欲罢不能;教育缺乏个性,校园暴力横行;企业主管习惯于官僚制度,政府官僚不能正确理解其所置身的时代而缺乏改革的意愿。长此以往,不出1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将落到先进国家中最低的一个,成为“迟进国”。
堀屋太一所指出的日本经济社会的文化病灶或者说开具的文化药方,一是以民间主导取代官僚主导,一是以个体精神取代团体精神。此论既使人感到似曾相识,又令人颇觉讶异。一方面,这也是我们的学者曾经给自己开具的药方,至今言犹在耳;另一方面,所谓“团体精神”、“团队主义”至今仍被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和欧美认为是日本式资本主义的竞争力的源泉或秘密所在。
前面提到的那位迈克尔先生是“一个知名人士,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看上去像是一个聪明人,讲话的态度十分严肃”,富兰克林听了他的话后就有些闷闷不乐,后悔没有在开业前认识他,而当时已经刹车不及,只得硬着头皮干下去。不料情况并不像迈克尔先生设想的那样糟糕,印刷铺的生意很是红火,反倒是迈克尔后来想买一所房子时,不得不出比他持悲观论调时高出5倍的价格。
所以,我们不必预测若干年后日本经济是否真的衰败或者重新繁荣就可以知道,那时的论者,无论其是否是悲观主义者,他要么深入“揭批”团队精神,张扬个人主义,要么重新肯定团伙主义,贬损个性自由。
经济生了病,文化恐怕只能开出这么两例药方。